编者按:
为大力宣传吉林优秀退役军人事迹,以身边人身边事引领带动广大退役军人见贤思齐、奋勇争先、再立新功,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、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开展第四届吉林省“最美退役军人”宣传选树活动。本着“面向基层、事迹突出、荣誉过硬、示范引领作用好、覆盖行业地域广”的原则,经初审、复审、专家评审、共同协商、会议审议、集中公示等环节,评审产生20名第四届吉林省“最美退役军人”。
即日起,我们对第四届吉林省“最美退役军人”开展系列宣传活动,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示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初心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建功立业的退役军人风采。
期待通过讲述吉林省“最美退役军人”故事,展示吉林省“最美退役军人”风采,在全社会营造致敬“最美”、学习“最美”、争当“最美”的浓厚氛围,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在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中再立新功。

他18岁投身军营,将青春热血洒在部队淬火砺能、戍边铸魂的征程上;退役后,他深耕汽车制造领域22载,将军人韧劲融于数控攻坚,拿下41项专利、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;扎根一汽车间,他化身匠心领路人,用技艺培育100余名技工、点亮技能传承之路。他就是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首席技能大师聂新宇,一位用行动践行“军人本色永不改”的吉林省“最美退役军人”。
兵心如磐军营里的成长蜕变
1999年冬,18岁的聂新宇从长春奔赴部队,这颗参军的种子,早已被父亲的军旅故事悄悄种下。父亲五年的军旅生涯,那些战友重逢的热泪、戍边卫国的佳话,在他心里烙下深深印记:“部队是锻造男子汉的大熔炉,能让人长出担当的筋骨。”
两年军旅生涯结束时,他不仅练就了过硬本领,更把“不服输、肯钻研、敢攻坚”的军人底色,深深融进了骨血。
匠心破局车间里的技术突围
2002年末,聂新宇穿着工装站在一汽车间,看着数控机床高速旋转的主轴、精准走位的刀具,瞬间被这门高精尖技术勾住了魂。
他成了设备服务人员的“影子”,师傅们去调试,他拎着工具包紧跟;午休时别人吃饭,他蹲在机床旁记参数;周末车间没人,他主动来帮忙打杂,就为了多学一点操作技术。白天的笔记记满密密麻麻的符号,晚上回家就翻书对照,常常伏在桌上直到深夜。
2003年起,他一头扎进夜大和自考的课堂,白天在油污里摸设备,晚上啃课本。课间十分钟,他总围着老师追问“机床切削振动怎么解决”“编程误差怎么修正”,五年时间硬生生啃下“数控技术”专科和“机电一体化”本科文凭。
技艺在淬火中精进,硬仗也随之而来。2017年,车间引进国外双主轴前轴加工中心,要试制一类前轴。国外厂家开口就要30万服务费,还得等两个月。“核心技术不能攥在别人手里!”聂新宇拍案请缨,带着工作室成员扎进车间。没有数据,就扛着卡尺现场测绘;参数不对,就逐项调试。16项位置信息、27项尺寸数据、63项加工参数、41项系统设置,他带领团队像排雷般逐一攻克。
五天五夜,车间的灯没熄过。当第一批100%合格的产品下线时,聂新宇和同事们欢呼着。他趁热打铁写下《操作调整手册》,把“卡脖子”技术变成了企业的“传家宝”。
这股拼劲,在数智化转型中愈发炽烈。面对3D机器视觉技术这一新领域,他从零学起:两个月啃完1800多页资料,看完80G教学录像,家里的书桌堆成了“书山”。妻子调侃他:“这架势比考清华还拼!”他只是苦笑,转身又对着电脑调试代码。如今,他主导的电机装配线视觉调试、立体库分拣工作站均已落地,158页的操作手册更培养出一批技术骨干。

薪火赓续行业里的担当传承
“是企业和部队培养了我,我要做点亮别人的火种。”聂新宇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。22年来,他不仅自己攀技术高峰,更把一身本领毫无保留地传下去,让军魂与匠心在传承中生生不息。
他的“课堂”无处不在。车间里,他握着徒弟的手调整刀架,把一个个解决技术难题诀窍掰开揉碎;教室里,他开发23门精品课程,从《数控编程》到《3D机器视觉技术》,把前沿技术送进课堂。900学时的培训、700人次的授课,像春雨般滋润着年轻技工的成长。获得授权专利软著41项,其中发明专利7项。发表论文10篇,其中SCI3篇,中文核心刊物1篇。32人技能晋升、9人成技师、7人成高级技师——这份成绩单,是他最骄傲的“军功章”。
师徒传承里,藏着他的用心。他因材施教,给沉稳的徒弟派攻关任务,给机灵的徒弟教创新思路。徒弟们在“振兴杯”等赛事中摘金夺银,有人获评“全国青年岗位能手”时,他比自己获奖还激动:“这比攻克十个技术难题还痛快!”
为了让知识传播得更远,他盯上了“微课”。把复杂的加工技巧拍成短视频,把易错的参数设置做成动画,31门微课成了工人的“口袋教材”,其中两部还拿下全国、集团大奖。2020年,他牵头编撰数控铣工题库;2021年,带领团队完成41万字的技能认定课程。
作为高校外聘讲师,他把工厂经验搬进课堂;作为行业考评员,他执裁技能竞赛时一丝不苟;闲暇之余,他穿上“志愿红”,在社区做志愿者,居民们说:“这老兵做事,我们放心。”2025年,他又扛起解放公司职工技术协会数控专委会的担子,要带着三地四厂的同行一起攻坚。
从军营到车间,从战士到工匠,聂新宇用22年时光证明:军装可以脱下,但军魂永远滚烫;岗位可以变换,但初心始终如磐。这颗吉林大地上的“匠心火种”,正用坚守与传承,照亮着更多人的前行之路。(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)

